ATFX官网:港股IPO创六年新高:中资券商全员作战,主权基金重估中国资产

2025年前5个月,港股IPO募资总额达773.6亿港元,同比激增逾7倍,接近2024年全年募资额的90%。仅5月单月募资额创近4年新高,宁德时代(410亿港元)、恒瑞医药(98.9亿港元)两大龙头贡献核心增量。若计入6月招股的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4家企业,年内总募资额预计突破1000亿港元,推动港交所时隔六年重登全球IPO募资榜首。

项目储备井喷
ATFX官网表示截至5月底,港交所排队企业达156家,涵盖医疗、消费、TMT三大主力赛道,其中逾40家为A股上市公司7。老乡鸡、三只松鼠、韦尔股份等消费与科技龙头密集递表,半导体领域峰岹科技、天岳先进等企业加速布局。


中资券商全员作战:跨境人才争夺白热化

  • 头部券商战略卡位: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组建专属港股团队,通过“境内尽调+香港定价”一体化模式抢占份额。中金香港以29.63%保荐份额居首,华泰国际(22.22%)、招银国际紧随其后1。
  • 中小券商破局难题:缺乏香港证监会6号牌照及跨境项目经验的中小投行,面临头部机构挤压,部分正紧急申请牌照1。
  • 保代高强度作业:头部投行保代人均同时推进8个项目,工作节奏回归2019年峰值。“境内尽调-香港过审”双城通勤成常态,人才缺口推动投行紧急调配A股经验人员增援。

主权基金谨慎布局:长期资本择机回流

尽管淡马锡、GIC 2024年全球总投资额分别缩减67%和26%8,但港股IPO热潮仍吸引部分长线资金重返:

  • 配置逻辑转变:加拿大、中东主权基金聚焦“硬科技+新消费”赛道,押注宁德时代等标杆企业国际定价权;
  • 新加坡基金策略调整:GIC持续加码北美(占总投资62%)8,但淡马锡将港股视为中国资产配置关键跳板,重点布局AI、生物科技领域。

“外资回流的核心动力是‘赚钱效应’——蜜雪冰城43%首日涨幅、宁德时代国际资本超额认购,重塑了退出信心。”
——某头部美元基金投资人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三大引擎驱动窗口期

  1. 监管协同提速:中国证监会“支持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新政落地,宁德时代从递表到上市仅用3个月;
  2. 流动性改善: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2700亿港元/日,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单周注资1166亿港元;
  3. 上市机制优化:港交所降低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A股再融资收紧倒逼企业转战港股。

全球化资本新通道:产业链龙头重构估值体系

企业代表募资用途国际化战略价值
宁德时代匈牙利基地建设(73亿欧元)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壁垒
恒瑞医药创新药海外临床国际收入占比从5%突破
蓝思科技越南/墨西哥工厂扩建供应链“中国+1”落地

资本趋势:超70%赴港企业募资用于海外产能建设,“A+H”双平台成规避地缘风险标准配置。瑞银朱正芹指出:“港股已成中国资产全球化定价的核心枢纽,主权基金对‘可出海’企业的溢价超30%”。


展望:12个月黄金窗口期的攻守策略

  • 机构共识:千乘资本、浦银国际等预判,港股IPO热度将延续至少12个月,但企业收益分化加剧——科技龙头享受流动性溢价,中小公司需警惕破发风险27。
  • 中资券商突围路径:广发证券建议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赛道,以“A+H协同+行业专精”构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