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一朝破云霄。3731点的十年“魔咒”终被打破,A股市场在资金、政策和产业趋势的共振下,迎来历史性突破。
8月18日上午11时10分,上证指数冲破3731.69点关键阻力位,刷新自2015年8月21日以来的十年新高,盘中最高触及3740.5点。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728.03点,当日上涨0.85%。
市场交投异常活跃,两市成交额达27641亿元,较前一日大幅放量5195亿元,创下A股历史第三高成交纪录。这也是A股连续第58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与此同时,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农业银行(2.19万亿)、工商银行(2.02万亿)领跑市值榜。
01 历史性突破:十年箱体顶部的攻克
周一A股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上证指数在上午交易时段成功突破3731.69点的关键阻力位,这是2021年2月18日创下的前期高点,也是过去十年间A股始终未能有效逾越的技术关口。
技术层面的突破意义重大。自2015年8月股灾后,沪指曾多次冲击这一位置未果,形成了长达十年的箱体震荡格局8。此次有效突破被多家机构视为“技术性牛市确立”的信号,为指数进一步上行打开了空间。
从盘面表现看,三大指数全线飘红。深证成指上涨1.73%,收报11835.57点;创业板指大涨2.84%,收报2606.2点;科创50指数上涨2.14%,收报1124.82点。
个股普涨格局明显。全市场超过4000只个股上涨,仅有1220家下跌,218只股票涨幅超过9%。北证50指数更是大涨6.79%,创下历史新高。
02 资金洪流:增量资金驱动市场
推动市场突破的核心力量来自前所未有的资金涌入。数据显示,7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一异常增长反映了居民存款正加速转向权益市场。
杠杆资金异常活跃。两融余额已站上十年高位,突破2.05万亿元,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18。与此同时,外资和险资的参与度也在提升,共同推动市场流动性达到历史高位。
市场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成为本轮行情的显著特征。半日成交额已达1.72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4114亿元,全天预计超2.7万亿元的预期最终被27641亿元的实际成交所超越。
彭博社分析指出,此次上涨主要受到散户投资者的需求推动,他们的储蓄接近历史峰值,且正逐渐撤出债券市场9。资金流向的转变,为A股提供了持续动力。
03 结构分化:科技与金融引领行情
市场虽呈现普涨格局,但结构性分化特征依然明显。从板块表现看,AI硬件、影视传媒、券商金融成为三大领涨主线。
AI硬件领域掀起涨停潮。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强势爆发,强瑞技术、高澜股份等20余股涨停。这一热潮源自英伟达AI芯片液冷渗透率提升,IDC预测2025-2029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8%。
影视传媒板块迎来久违暴涨。华策影视、百纳千成实现20cm涨停,芒果超媒、华谊兄弟等大幅跟涨。暑期档票房突破99.56亿元,18日有望破百亿的预期成为板块爆发的直接催化剂。
券商与金融科技表现抢眼。指南针、同花顺双双续创历史新高,长城证券实现四连板。牛市预期推动经纪与两融业务增长的逻辑获得资金认可。
相比之下,传统防御性板块表现疲软。贵金属、煤炭、油气开采板块逆势下跌,资金从防御性板块流出现象明显1。房地产板块同样逆势下挫,万通发展跌停,招商积余、信达地产等跌超2%。
04 港股波动:科网股普涨后的午后跳水
港股市场周一上演过山车行情。恒生指数早盘一度高开0.6%至25766点,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一度上涨超过2%,但午后突发跳水,最终恒指收跌0.37%,报2551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97%。
科网股走势分化明显。阿里巴巴、美团等巨头在经历前期反弹后遭遇抛压,京东系股票表现最为疲弱3。加密货币、蚂蚁集团概念、大数据概念、信息安全等板块集体杀跌。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波动主要源于两大因素:一是特朗普政策摇摆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二是市场对Manus官方X账号被冻结事件的过度反应。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随后发表声明澄清,此次冻结可能与第三方提及加密货币诈骗有关,公司从未参与任何加密货币项目。
亚太其他市场同样表现不佳。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收跌1.8%,日经指数大跌超2%,台湾加权股价指数收低0.6%。
05 债市与商品:利率敏感资产承压
在A股大涨的同时,债券市场遭遇显著抛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至1.732%,国债期货价格普遍下跌。
政策变化加剧债市波动。财政部恢复征收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增值税后,新老券价格和长短端债券价格分化加剧,远月合约和长端债券承压于未来新券税负成本。
商品市场则呈现明显分化态势。北京1-7月消费数据显示,服务性消费额逆势增长4.6%,而商品零售额下降4.3%,餐饮收入下降3.6%。
消费升级品类表现亮眼。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商品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同比增长6.9%;金銀珠寶類增长32.7%;化妝品類及體育娛樂用品類分別增长8.2%和6.1%。
相比之下,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9.0%,主要受燃油车市场需求疲软拖累;文化办公用品类和通讯器材类消费品分别下降3.6%和24.4%。
06 后市展望:慢牛格局下的投资策略
面对历史性突破,机构对后市看法呈现分歧。信达证券认为,当前处于“牛市主升浪前期”,一旦进入主升浪后期,风格可能会快速转向大盘股领涨。
兴业证券则指出,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政策与资金托底作用下,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正反馈有望逐步形成,新一轮“机构牛”或已在途。
谨慎声音同样存在。中信建投提示,若市场加速赶顶可能因交易过热引发回调,需警惕放量后的回撤压力1。历史经验显示,沪指突破十年高点后可能出现震荡,如2000年和2006年的情况。
华泰证券建议保持偏高仓位,配置上关注AI链、创新药、军工、大金融等战略重点,在板块内部适度“高切低”。
法国联合银行董事总经理Vey-Sern Ling表示,中国科技股跑赢大盘的必要驱动因素依然存在,包括高层政府的支持、获利的复苏以及人工智慧领域的结构性增长主题。
随着尾盘指数企稳回升,沪指最终收于3728.03点,两市超4000只个股以红盘报收79。这一历史性突破是政策、资金与产业趋势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十年等待,一朝破壁,但市场永远在波动中前行。指数繁荣与个股分化并存,技术突破后的整固需求与增量资金的入场冲动交织,A股市场的新篇章才刚刚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