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官网:马斯克的微信梦跨出关键一步,X平台将成金融“万能应用”

在X平台聊天窗口输入“转账50美元给琳达,披萨钱”,三秒后交易确认。马斯克设想中的金融社交生态,正从科幻走向现实。

“你将能够在X上完成整个金融生活的交易,无论是为昨晚一起吃的披萨付款,还是进行投资或交易,这就是未来。”2025年6月19日,在戛纳国际创意节上,X首席执行官琳达·亚卡里诺描绘了这个社交平台转型为金融超级应用的蓝图19。

ATFX官网分析:马斯克旗下社交媒体平台X正在加速向“超级应用”转型,计划推出投资交易功能并探索信用卡业务,意图复制微信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用户将能在X平台上进行投资和交易,公司还在探索推出X品牌信用卡或借记卡,最早可能在今年内推出。


01 万能应用蓝图:马斯克的二十年执念

马斯克对一站式超级应用的执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1999年,他创立的X.com就孕育着打造金融万能平台的野心2。2022年收购推特后,他首次向员工宣告学习微信的目标:“在中国,你基本是活在微信上,如果推特能重现这一点就能成为超级APP”。

如今这一愿景进入爆发式落地阶段。亚卡里诺在戛纳宣布的金融服务扩展,是马斯克构建 “万能应用”愿景的关键一步4。其核心战略是将X打造成类似微信的平台,集消息、支付和购物功能于一体。

与Visa合作推出的X Money数字钱包已在美国41个州获得货币传输许可证,计划在39个州率先试点。该服务将首先在美国推出,随后推广到其他地区,用户可通过该服务购买商品、储存价值或为平台创作者打赏。

02 金融版图扩张:从披萨付款到投资交易

X平台的金融生态正在经历三重跃迁。基础支付层已通过X Money实现点对点转账,技术架构依托Visa Direct跨境支付系统,支持银行账户即时注资和提现。

中间层是即将推出的投资交易功能与品牌银行卡。亚卡里诺确认用户“很快”能在X上进行投资操作,同时物理形态的X信用卡或借记卡已在研发中,最早年内面世。

最顶层的生态构想最为激进。根据业内人士对X Money代码的分析,该平台大概率会支持加密货币,包括狗狗币、比特币等数字资产68。初期功能聚焦小费支付和创作者收入转账,未来将扩展至全面银行服务。

“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和金融生态系统将在平台上出现,这在今天还不存在。”亚卡里诺在戛纳的宣言揭示了马斯克的终极目标——让X成为用户金融生活的操作系统。

03 监管高墙:金融野心的最大挑战

大规模进军金融服务使X面临繁重的监管挑战。在美国提供银行类服务需要遵守复杂的许可证要求和反洗钱法规。

尽管X Payments LLC已在美国41个州获得“汇款人”许可,并在美国财政部下属的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注册2,但阿拉斯加、夏威夷等关键州仍未放行。

监管版图的残缺仅是冰山一角。反洗钱合规成本可能吞噬初期利润,据业内估算,满足美国银行保密法和反洗钱要求将使每百万用户的年运营成本增加200万美元。

更严峻的是全球监管的差异性。当X Money向美国以外扩张时,需面对欧盟严格的GDPR数据保护法规、亚洲各国迥异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以及新兴市场的外汇管制政策。

04 广告复苏:远未痊愈的创伤

在金融蓝图的光环下,X的基本盘广告业务仍在艰难复苏。研究公司Emarketer预测,X今年收入将增至23亿美元,高于去年的19亿美元,但仍远低于马斯克接管时2022年的41亿美元

亚卡里诺声称收购前96%的广告客户现已重返平台,公司将“很快”达到恢复2022年广告收入水平的目标4。但戛纳创意节上的广告商和代理商们却持怀疑态度。

品牌关系依然紧张。《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包括Verizon和Ralph Lauren在内的六个品牌在收到威胁诉讼后,才与X达成了广告投放协议49。虽然亚卡里诺驳斥此为“传闻”,但紧张态势可见一斑。

广告商集体撤离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X去年夏天对全球负责任媒体联盟及其他品牌提起联邦反垄断诉讼,指控该组织协调对X进行“非法抵制”9。这场诉讼战虽在联合利华重返后部分和解,但信任裂痕难以短期弥合。

05 全球棋局:超级应用的博弈

马斯克的超级应用梦想面临双重围剿。在支付领域,Meta等科技巨头已增加购物、游戏甚至约会功能,加速向一站式平台转型。

传统金融势力的阻击更为隐蔽。美国监管机构指控苹果公司自2017年以来利用市场力量阻止超级应用进入iPhone生态系统,保护其支付处理等核心业务。

中国科技企业的先发优势构成另一维度竞争。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3亿,其支付渗透率已达95%,形成难以复制的生态闭环5。而X的全球用户约7.8亿,用户基数存在近40%差距

然而马斯克手握独特筹码。X平台与旗下xAI的技术协同正在加强,人工智能优化广告匹配效率,提升金融服务的个性化程度。加密货币的潜在整合可能吸引Web3用户群体,开辟差异化赛道。

06 生态挑战:从社交裂痕到金融信任

当金融功能植入社交平台,信任成为核心资产。马斯克接管后激进的内容审核政策曾引发用户流失潮,部分群体对平台的信任基础仍脆弱。

用户习惯的转变需要时间。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仅28%的美国用户愿意在社交平台进行超过100美元的转账,对于投资交易等高风险金融行为接受度更低。

金融安全更是敏感神经。2024年X平台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导致50万用户信息外流,若类似事故发生在集成银行账户的X Money系统,可能引发灾难性挤兑。

最根本的挑战在于商业逻辑的重构。当用户既能发帖吐槽某上市公司,又能一键做空其股票,平台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市场操纵的边界?当好友借贷功能遭遇催债纠纷,社交关系与金融债务的纠缠可能催生新型数字社会危机。


在旧金山X总部,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新版应用:左侧是不断滚动的推文流,右侧是股票行情和转账界面。而在太平洋彼岸的深圳,微信支付团队会议室里,电子屏展示着全球社交金融生态竞争版图,代表X的蓝色区域正迅速扩张。

马斯克距离他1999年在X.com种下的梦想从未如此接近,但监管迷宫中的每道关卡、广告商每份迟疑的合同、用户每次对金融安全的担忧,都可能成为超级应用征程中的减速带。

当用户习惯在社交平台完成股票交易的时刻,传统互联网的边界将彻底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