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官网:五大央行行长辛特拉聚首:全球货币政策站在十字路口

葡萄牙山间小镇的这场会议,将决定数万亿美元资本流向和全球经济的下一步走向。

ATFX官网分析:“适应变化”——2025年欧洲央行中央银行论坛的主题看似温和,但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等五大央行掌门人周二齐聚葡萄牙辛特拉时,他们将面对的是特朗普关税冲击波下的全球经济新裂痕。

这场会议与美联储杰克逊霍尔年会齐名的央行盛会,今年承载着特殊使命:在全球贸易壁垒激增、中东冲突推高油价、各国通胀与增长前景分化的背景下,五大央行行长将探讨如何应对白宫决策的连锁反应18。

在特朗普上任五个月后,全球货币政策几乎陷入停滞。各国央行都需要谨慎应对其对通胀和增长构成的双重风险1。


01 辛特拉聚首:危机中的央行对话

辛特拉论坛的五大央行行长小组讨论定于北京时间6月30日21:30举行。这将是鲍威尔与拉加德自2024年同一活动以来首次公开同台讨论货币政策18。

一年前,拉加德、鲍威尔与前巴西央行行长罗伯托·坎波斯·内托的讨论还像一场“诉苦会”,内容围绕着政治压力下制定利率的挑战。如今,这场对话已演变为应对真实世界复杂变局的战略协调810。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在论坛前表示,本次会议主题“适应变化”显得过于保守,现实世界的变局要复杂严峻得多8。

这场会议的时间点极为敏感:美国6月就业报告将在7月3日提前发布。经济学家预测当月新增就业岗位仅11.3万个,为四个月来最少,失业率可能小幅上升至4.3%1。

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显著恶化都可能给美联储带来更大降息压力。

02 政策困局:观望中的全球央行

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正处于罕见的集体停滞期。鲍威尔上周二刚刚表示美联储不急于调整利率;英国央行本月维持借贷成本不变;欧洲央行在6月降息后暂不准备进一步行动14。

日本央行预计在7月31日会议上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韩国央行同样坚持谨慎行事18。

这种集体观望反映出各国央行面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谨慎立场。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贸易摩擦,中东冲突导致油价波动,各国央行正面临如何处理这些冲击的关键问题1。

拉加德在6月利率决议后的表态尤为强硬:“对于近期通胀降温,绝对不应当放松警惕、沾沾自喜,欧洲央行根本没有讨论降息问题”4。这与美联储内部开始讨论降息时间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央行在6月将存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完成了过去一年的第八次降息。拉加德承认,欧洲央行正接近其降息周期尾声6。

03 分歧加剧:美联储的内部分裂

美联储内部正形成两大鲜明阵营。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透露,部分官员呼吁将关税政策影响视为暂时的通胀冲击,应优先考虑通过降息支持美国经济增长2。

另一派则认为关税的中长期影响尚不明朗,货币政策需要更加谨慎2。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相对乐观:“若贸易政策问题得到解决,美国经济可能重新回到加征关税前的轨道,从而使美联储得以下调利率”2。他否认美国面临“滞胀”局面。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持续升温。截至6月28日,利率期货市场预计美联储在7月底降息的可能性为18.6%,高于上周的14.5%。9月底前降息的概率更是高达93%,远高于一周前的70%810。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预期今年底前将降息两次,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则强调需更长时间观察经济对政策的反应2。

04 欧洲立场:拉加德的强硬姿态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央行的鹰派立场。在6月会议后,拉加德不仅否认讨论降息,还警告“不应放松警惕”,需要更多薪资数据评估通胀形势4。

她特别强调:“实现通胀目标的路径比以往更加平滑”,暗示后续行动将极为谨慎4。

欧洲央行的最新预测显示,2026年通胀率可能降至1.6%,低于2%的目标。欧元区经济明年预计增长1.1%6。拉加德承认经济增长风险仍偏向下行,但否认欧元区会出现衰退4。

欧洲央行同时宣布将在2024年底停止PEPP(疫情紧急购买计划)再投资。2024年下半年将以每月平均减少75亿欧元的速度退出该计划4。拉加德强调这一决定与利率政策无关,显示其政策正常化的决心。

市场迅速反应了欧洲央行的强硬立场。交易员减少了对欧洲央行降息前景的押注,预计2024年降息幅度不足150个基点,低于此前的160个基点4。

05 亚洲视角:日韩的谨慎平衡

日本和韩国央行面临独特的政策挑战。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近期表示,将警惕超长期债券收益率大幅波动2。日本央行在2024财年首次将准备金水平提高至100%,为债券交易的潜在损失预留了最高准备金2。

韩国央行在6月初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并将今年韩国增长预期从1.5%下调至0.8%2。行长李昌镛称:“鉴于经济的下行风险,未来仍有更大空间进行进一步降息”2。

亚洲央行的谨慎反映了该地区面临的特殊压力:一方面需要应对特朗普关税对本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又要防范资本外流风险。

06 中国声音:独特的货币政策路径

当五大央行在辛特拉聚首时,中国央行正走出独特的政策路径。在6月23日召开的第二季度例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要求“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579。

中国央行特别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同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79。这与欧美央行的观望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央行的政策工具箱也更具中国特色。会议提出要“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8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专项工具59。

这种结构性政策与总量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与西方央行不同的政策哲学。

07 共同挑战:贸易摩擦与滞胀阴影

尽管政策路径各异,全球央行面临共同挑战: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摩擦及其潜在的滞胀风险。

拉加德在近期讲话中警告:“当前的世界秩序正在受到根本性的动摇,多边合作正在被零和思维与权力博弈所取代。开放正让位于保护主义”2。她指出,欧洲深度融入全球贸易,经贸环境巨变可能给欧洲带来重大风险2。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同样担忧:“贸易战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路径”2。MPC委员泰勒更明确表示,由于全球局势发展,“下行风险正在增加”2。

高盛分析认为,特朗普关税只会导致美国通胀出现短暂波动,不会引发新一轮持续通胀飙升。该机构预计到2025年底,美国核心PCE通胀将升至3.6%2。

08 市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重构

五大央行的政策分歧正在重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拉加德6月讲话后,欧元兑美元上涨0.9%,刷新日高至1.0978;德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涨超10个基点4。

美元指数已跌至98以下,为2022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3。这种变化一方面减轻了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全球资本从美国市场向其他经济体流动创造了条件3。

三菱日联分析师指出,美联储可能需要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降息支持美国经济,这将导致美元走弱2。他们认为美联储在将利率调整至中性水平方面,可能会大幅落后于其他G10国家央行。

全球资本的重构不仅表现在汇率市场。随着各国国债收益率差异扩大,债券市场的套利机会正在改变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策略。日本超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波动,已成为植田和男密切关注的风险点2。


辛特拉山间清晨的薄雾中,五位央行行长走向会议厅。鲍威尔手中握着最新市场数据:93%的降息预期如烫手山芋;拉加德带着欧洲企业调查,显示投资因贸易壁垒已冻结;植田和男则带着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异动报告2810。

会议室外,交易员们紧盯着屏幕——美元指数在98下方挣扎,欧元多头仓位创三年新高,黄金在避险买盘推动下逼近历史峰值34。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的预言回荡在辛特拉古堡:“这不会是技术性讨论,而将是一场关于全球经济命运的激烈辩论”810。当政治强人的决策撕裂了全球化经济版图,央行行长们手中的利率按钮,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后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