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官网分析:东京超市里,主妇们望着上涨30%的米价标签犹豫不决,而千里之外的华盛顿,美国财长贝森特正对日本央行的犹豫不决发出尖锐批评。
“他们落在了曲线后面,”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近日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因此他们将不得不加息,必须控制住通胀问题”。这一罕见的外国财政高官对日本央行的公开批评,迅速在外汇市场掀起波澜。
批评发表次日,日元对美元汇率在东京交易时段应声走高,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同步上升。市场似乎开始重新评估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路径。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通胀压力持续显现。6月日本核心消费者通胀率达3.3%,连续三年多超过央行2%的目标6,食品价格更同比飙升8.2%。
01 通胀的现实困境
日本民众正经历着物价持续上涨的阵痛。在东京的超市里,食品价格标签不断刷新着消费者的认知上限。据日本央行最新季度经济展望,该行已将本财年通胀预期中值从2.2%上调至2.7%。
更令人担忧的是,通胀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与2023年相比,当前日本食品价格上涨中劳动力成本占比已从不到10%升至50%以上1。这一变化表明,日本通胀已不再仅仅是原材料成本转嫁的结果,而是越来越多地源于“工资与价格的相互作用”。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7月末的记者会上也不得不承认,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可能通过影响通胀预期等渠道,推高央行重视的基础通胀率。
然而,通胀压力并未转化为日本家庭的幸福感。尽管日本连续两年实现工资增长,但涨幅低于通胀,普通大众未能享受到日元贬值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红利,实际收入面临不小压力。
02 央行的谨慎立场
面对持续通胀,日本央行的反应出奇谨慎。在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委员会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植田和男也未承诺下一次加息的时间表。
植田的谨慎源于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他在7月议息会议后的记者见面会中明确表示,虽然日美达成关税协议降低了日本经济短期的不确定性,但“关税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冲击程度仍需进一步观察”。
日本央行对政策调整设置了明确前提条件。在其《展望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的经济和物价预期得以实现,我们将继续根据经济和物价状况的改善情况提高政策利率。”
这一表述暗示,日本政策利率不会在经济放缓时提高。央行将等待明确确认经济状况好转后才会考虑加息。
03 内部分歧日益加剧
日本央行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政策会议的意见摘要显示,要求放弃定义模糊的“潜在通胀”指标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位委员在7月会议意见摘要中表示:“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应该将沟通的核心从潜在通胀转向实际价格变动及其前景,以及产出缺口和通胀预期。”6另一位委员则强调,日本央行必须更重视价格上行风险。
植田和男曾为延缓加息辩护,称侧重于国内需求和工资水平的“潜在通胀”仍未达到央行2%的目标5。但批评者指出,这一指标缺乏明确衡量标准,仅存在于央行自己的评估报告中,市场无法验证其准确性。
日本政府最高经济委员会的部分成员也加入批评行列,警告日本央行可能对日益加剧的价格压力过于自满。一位委员会成员在最近会议上直言:“我担心货币政策已经落后于形势。”
04 加息时机之争
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时机的预测众说纷纭。彭博对经济学家的最新调查显示,约42%的受访者预计日本将在10月加息,三分之一则认为要等到明年1月。
隔夜指数掉期交易数据则显示,市场认为年底前日本加息的可能性为57%10。但多数分析师预计,在9月19日的下一次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将维持现状。
瑞穗银行分析认为,年底可能是最早加息时机。该机构指出,日本央行内部有观点认为“至少还需要两到三个月评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这意味着“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不会早于12月”。
日本债券市场已显现紧张迹象。近日,日本5年期国债拍卖需求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投标倍数从上次拍卖的3.54降至2.96,远低于过去12个月3.74的平均值。
更令人担忧的是,基准10年期国债在8月13日甚至出现两年多来首次全天无交易的异常情况。
05 美国干预的意图
贝森特此次公开施压日本央行并非孤立事件。他曾表示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讨论过日本通胀问题,且美国财政部在6月的一份声明中已表示:
“日本央行的政策收紧应继续根据国内经济基本面推进,这将有助于日元对美元的弱势回归正常化。”
前日本央行官员、现任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执行董事Hideo Kumano指出,“贝森特可能试图通过评论美日货币政策来削弱美元”39。这种对他国货币政策指手画脚的做法“打破了常规,实际上可能让日本央行的行动更加困难”。
SBI流动性市场研究部总经理Marito Ueda则持不同看法:“市场此前对日本央行今年是否加息略有疑虑,但在美国这样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行动。我认为,关于日本央行最迟12月加息的观点将开始浮现。”
06 全球债券市场联动
贝森特的言论背后,折射出全球债券市场的深度联动。他特别强调,美国国债收益率正受到海外市场动向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和德国的债券市场。
“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贝森特表示,并指出日本和德国的收益率攀升带来了“明确的外溢效应”,甚至直言“我们的30年期国债正被其拖累”。
近期,日本超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已飙升至数十年高位,多项拍卖出现多年来最疲软的需求49。与此同时,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触及14年高点。
然而,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贝森特特别指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今年全球主要债券市场中“少数下降的品种之一”。他认为,这表明“市场对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抱有信心,通胀预期得到了很好的锚定”4。
07 社会政治压力加剧
日本央行的决策远非单纯的经济考量。持续通胀已开始影响日本国内的政治格局。7月的日本大选结果显示,民粹思潮正在日本国内抬头。
日本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需要积极应对经济困境。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日本央行单方面加息的政治和舆论风险不言而喻。
日本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明显,内生性可持续的经济改善动能非常微弱1。这意味着任何加息行动都可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
植田和男领导下的日本央行似乎更倾向于等待外部因素推动加息。分析认为,日本央行最大的加息可能性实际上只会来源于日元汇率进一步快速贬值。
即美国经济超出市场预期的强劲导致日元大幅贬值时,央行可宣布因外需强劲导致企业利润承压悬念消失,从而顺势加息。
超市货架上的价格标签每周都在变化,而日本央行的政策利率却停留在0.5%的低位。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执行董事、前日本央行官员Hideo Kumano分析认为,贝森特的干预“打破了常规”,反而使日本央行的行动更加困难。
彭博最新调查显示,约42%的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将在10月加息。但日本债券市场已显现异常信号——基准10年期国债本周甚至出现两年多来首次全天无交易。
日本主妇在收银台前的犹豫,央行官员在政策会议上的争论,以及美国财长在华盛顿的施压,共同构成了日本货币政策转折点的多维图景。加息与否的答案,最终将写在普通日本家庭的收支账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