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阴晴难定,OPEC+增产隐忧重压,油价艰难企稳仍创年内最大周跌幅

经历了一周的剧烈震荡,国际油价在周五(6月28日)尾盘勉强收复部分失地,小幅回升。然而,这丝缕的反弹无力掩盖全周的颓势:油价累计暴跌逾12%,创下自2023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ATFX市场在贸易前景的短暂乐观与OPEC+增产预期、地缘紧张显著缓和的持续压力下艰难寻求平衡。

贸易乐观昙花一现,政策反复成市场梦魇

本周初,市场情绪一度受到贸易谈判可能取得进展的提振。美国财长贝森特释放信号,表示可能对约20个国家维持10%的关税水平,前提是谈判“诚意十足”。这一相对温和的表态点燃了需求改善的预期,为油价提供微弱支撑。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很快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硬举措击碎。周五,特朗普突然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指责加拿大即将对美国科技巨头(如亚马逊、Meta、谷歌、苹果)征收的数字服务税是“明目张胆的攻击”。他威胁将在一周内对加拿大商品设定新的关税税率。此举瞬间将美加这对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从平静期推入新的混乱,再次向市场昭示了贸易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这种反复无常极大地打击了市场对全球贸易环境稳定性和经济前景的信心,成为压制油价的长期因素之一。

OPEC+增产计划浮出水面,供应忧虑加剧抛压

对供应增加的担忧是本周油价暴跌的核心推手。据多位OPEC+代表透露,该联盟计划在8月份将原油日产量再增加41.1万桶。这一增产计划紧随其7月份已确定的同等规模增产(41.1万桶/日)。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迅速而剧烈,油价在周五午间应声大幅下挫。

“关于OPEC+增产的报道一出,价格就崩溃了,”Price Futures Group高级市场分析师Phil Flynn精准地捕捉了市场的即时反应。连续两个月的计划性增产,叠加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令交易商对下半年供应过剩的忧虑急剧升温。

中东硝烟暂散,地缘风险溢价急速蒸发

本周油价的暴跌始于中东紧张局势的戏剧性缓和。在6月13日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后,为期近两周的冲突曾短暂推高布伦特原油价格至每桶80美元上方。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宣布以色列与伊朗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伊朗方面也确认了由卡塔尔斡旋的协议),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瞬间崩塌。

高盛分析师在周四的报告中指出,停火后,期权市场定价显示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运输中断的可能性已骤降至仅4%。该行认为,地缘风险溢价的急剧回落反映了多重因素:交易员近期经历地缘冲击但未遭遇严重供应中断的经验、伊朗的克制反应、各方维护石油供应稳定的强烈意愿,以及市场预期未来数月库存可能大幅增加。报告评估,期权市场认为未来三个月布伦特油价维持在60-70美元/桶区间的概率为60%,突破70美元的概率为28%。若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真被切断,油价则可能飙升至90美元。

基本面数据疲软,美国供应隐现支撑

来自供需基本面的数据同样偏空。贝克休斯报告显示,作为未来产量的先行指标,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量连续第四个月下降,本周再减少6台至432台,创下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天然气钻机数量也同步下滑。这表明美国页岩油生产活动持续放缓。

此外,美国政府确认,按计划补充战略石油储备(SPR)的交付要推迟到12月才能开始。目前SPR库存处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位(此前拜登政府曾大规模释放以平抑油价)。这些因素在远期可能对油价构成一定支撑,但短期内无法抵消需求担忧和OPEC+增产的冲击。

前景展望:关键位拉锯,关注地缘与非农

展望下周,油市焦点仍将围绕地缘政治动态(特别是美伊关系后续发展)和贸易政策的最新进展。特朗普周五再次提及,若伊朗铀浓缩活动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他将考虑再次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为地缘风险埋下伏笔。同时,美国6月非农就业数据也备受关注,是观察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然而,由于下周四(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假期,市场将在周四、周五休市,交投预计将趋于清淡。非农数据的影响可能会延迟反应。分析师预计,在假期前有限的交易时段内,美国原油期货(WTI)主力合约将围绕65美元/桶的关键心理和技术关口展开多空激烈拉锯。65美元/桶能否被有效跌破,将成为判断当前空头趋势能否持续深化的重要风向标。 若失守,恐将进一步打开下行空间;若能坚守,则可能迎来技术性反弹,但反弹力度将严重依赖贸易和地缘方面能否出现实质性利好。